古代民族在中秋節前后舉行祭祀月神,文字記載已有二千多年。到唐代記載更多,后來加上吃月餅殺xx的傳說,中秋節成為有民族意識的節日。明清以來成為一年中三大節日之一。
有關中秋節來源的故事有以下幾則:
(一)嫦娥奔月
據說遠在四千多年前,有窮國的國王后羿,勇武善射,但生性暴戾,不體恤民間疾苦,弄得民不聊生。后羿想長生不老,從昆侖山找來長生之藥,準備擇日吞藥,此事為嫦娥得知,為體恤子民,免于后羿長期殘暴統治,乃先將此藥吃下,突然身輕如燕,飄飄然向月宮騰空飛去,后羿發現,以箭射嫦娥,嫦娥進入廣寒宮,成了月神,稱為“明月之神”或“太陰娘娘”。
(二)推翻元朝
相傳,元末,中原人民不甘受其元的殘暴統治,愛國之士紛紛奮起抗元,朱洪武的軍師劉伯溫要屬下扮道士到各縣賣符,并稱:今年天將降災,要避災者可于八月十五日懸掛日月旗,旗將藏于大月餅中。到了這天,各地民眾都切大月餅,將其中所藏的旗掛起來,起義聲勢大振,元人大為吃驚,朱洪武就一擊成功,結束了元朝的統治。后來,這種日月旗就是“明”旗。另外類似的傳說是月餅內藏一條紙,內寫“八月十五夜殺xx”,大家切月餅時看到這一張紙,就紛紛奮起把xx殺了,元朝就被推翻了。
中秋節的習俗有以下幾種:
(一)賞月:
中秋節的月亮是特別的皎潔與圓滿,具有象征團圓的意義。古代就有許多人想看月亮里的玉兔和吳剛伐木,現代人是欣賞月夜的自然美景。
(二)吃月餅:
吃月餅的習俗有文字記載是始于明代,傳說把節慶的食品神奇化,并賦予愛國的意義。
中秋應景的是“月餅”,與端午節吃粽子一樣。月餅是慶團圓或是紀念反抗異族的統治。
(三)團圓:
大家吃月餅、賞月、酬謝土地公等習俗,都在祈求人生圓滿光輝,家庭團圓幸福,社區平安,表現出月圓人亦圓的理想。
前人有關月亮的詩詞:
1.嫦娥
云母屏風燭影深,長河漸落曉星沉;
嫦娥應悔偷靈藥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
2.月下獨酌唐 李白
花間一壺酒,獨酌無相親;
舉杯邀明月,對影成三人。
月既不解飲,影徒隨我身,
暫伴月將影,行樂須即春。
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亂;
醒時同交歡,醉時各分散;
永結無情游,相期邈云漢。
中秋節黑板報資料二、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,是傳統的中秋佳節。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,所以被稱為中秋。在中國的農歷里,一年分為四季,每季又分為孟、仲、季三個部分,因而中秋也稱仲秋。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,更明亮,所以又叫做“月夕”,“八月節”。此夜,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,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。遠在他鄉的游子,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。所以,中秋又稱“團圓節”。
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“秋暮夕月”的習俗。夕月,即祭拜月神。到了周代,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。設大香案,擺上月餅、西瓜、蘋果、紅棗、李子、葡萄等祭品,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。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。在月下,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,紅燭高燃,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,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。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,在家的,在外地的,都要算在一起,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,大小要一樣。
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,幼年時曾虔誠拜月,長大后,以超群品德入宮,但未被寵幸。某年八月十五賞月,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,覺得她美麗出眾,后立她為皇后,中秋拜月由此而來。月中嫦娥,以美貌著稱,故少女拜月,愿“貌似嫦娥,面如皓月”。
在唐代,中秋賞月、玩月頗為盛行。在北宋京師。八月十五夜,滿城人家,不論貧富老小,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,焚香拜月說出心愿,祈求月亮神的保佑。南宋,民間以月餅相贈,取團圓之義。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,砌寶塔等活動。明清以來,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;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、樹中秋、點塔燈、放天燈、走月亮、舞火龍等特殊風俗。
今天,月下游玩的習俗,已遠沒有舊時盛行。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,人們把酒問月,慶賀美好的生活,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,和家人“千里共嬋娟”。
中秋節的習俗很多,形式也各不相同,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中秋節的由來與傳說
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,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,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,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,秋天祭月的禮制,早在《周禮》一書中,已有“中秋”一詞的記載。后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,在中秋時節,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,觀賞祭拜,寄托情懷,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,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,一直到了唐代,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,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,《唐書·太宗記》記載有“八月十五中秋節”,這個節日盛行于宋朝,至明清時,已與元旦齊名,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。
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,嫦娥奔月,吳剛伐桂,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。
中秋傳說之一——嫦娥奔月
相傳,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,曬得莊稼枯死,民不聊生,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,力大無窮,他同情受苦的百姓,登上昆侖山頂,運足神力,拉開神弓,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,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,為民造福。
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,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,名叫嫦娥。后羿除傳藝狩獵外,終日和妻子在一起,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。
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,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。
一天,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,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,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。據說,服下此藥,能即刻升天成仙。然而,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,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。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,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,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。
三天后,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,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,留了下來。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,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,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。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,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,轉身打開百寶匣,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。嫦娥吞下藥,身子立時飄離地面、沖出窗口,向天上飛去。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,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。
傍晚,后羿回到家,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。后羿既驚又怒,抽劍去殺惡徒,蓬蒙早逃走了,后羿氣得捶胸頓足,悲痛欲絕,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,這時他驚奇地發現,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,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。他拼命朝月亮追去,可是他追三步,月亮退三步,他退三步,月亮進三步,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。
后羿無可奈何,又思念妻子,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,擺上香案,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,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。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,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,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。
從此,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。
中秋傳說之二——吳剛折桂
關于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: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,有五百多丈高,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,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,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。幾千年來,就這樣隨砍隨合,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。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,是漢朝西河人,曾跟隨仙人修道,到了天界,但是他犯了錯誤,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,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,以示懲處。李白詩中有“欲斫月中桂,持為寒者薪”的記載。
手抄報是一種可傳閱、可觀賞、也可張貼的報紙的另一種形式。中秋節手抄報應該怎么制作?
中秋節文化具有強烈的人文色彩,是民族文化精華的集中體現。你知道多少關于中秋節的知識呢?快把它寫在手抄報里吧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又簡單又漂亮的中秋節手抄報,希望大家喜歡。
中秋節文化具有強烈的人文色彩,是民族文化精華的集中體現。你知道多少關于中秋節的知識呢?快把它寫在手抄報里吧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簡單又漂亮的中秋節手抄報內容資料,希望大家喜歡。
中秋節,中國傳統節日,為每年農歷八月十五。這一天月亮滿圓,象征團圓,又稱為團圓節。那么關于中秋節的手抄報又有哪些呢?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中秋節手抄報圖片大全,以供大家參考。中秋節
中秋節晚會演講稿(一)如果有人問我:“為何慶祝中秋?”我想我一定毫不猶豫地回答:“中秋節是我們東方古老悠久的傳統佳節,象征一個民族的迷人魅力,它本身就是一種奇特而又神秘的藝術,作為
篇一:中秋節國旗下講話稿老師們,同學們:秋濃了,月圓了,又一個中秋要到了!本周日,農歷的八月十五,我國的傳統節日--中秋節。中秋節,處在一年秋季的中期,所以稱為“中秋”,它僅僅次
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已經到來,這一天,是期待已久的團圓之日,那么公司領導怎樣發言講話?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中秋節領導講話稿范文,歡迎大家閱讀。中秋節領導講話稿范文篇1各位同志,各位員工朋
第一篇員工朋友們:大家晚上好!在這金秋送爽、丹桂飄香,喜獲豐收的季節,當人們還沉浸在舉國歡騰的“國慶”氛圍之時,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,兩節同輝,九州共慶!中秋節,是中國傳統
八月十五中秋節演講稿【一】尊敬的老師,親愛的同學們,大家下午好!我是來自xx一班的張鵬、葛亮同學,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《中秋,又到一年月圓時》。當天氣不再炎熱的時候,當清晨的步伐不
【感恩中秋節演講稿一】老師們,同學們:秋濃了,月圓了,又一個中秋要到了!本周日,農歷的八月十五,我國的傳統節日——中秋節。中秋節,處在一年秋季的中期,所以稱為“中秋”,它僅僅次于
1.慶中秋,迎國慶,送大禮!2.萬家團圓迎中秋,四海歡騰慶國慶3.月是故鄉明,餅表思親情!4.傳統風采,回味無窮!5.月色柔和的涼爽中秋.6.十五團圓合家歡,中秋月餅話神仙!7.每逢佳節倍思親
中秋節商場促銷標語【1】1、一份好心情,盡在中秋夜。2、十五團圓合家歡,中秋月圓話神仙。3、中秋佳節喜相逢,小家大家齊歡慶。4、中秋佳節好溫馨,月圓之夜獻真情。5、全民共度月色柔和的
01、同喜同賀中秋,同歡同樂佳節。02、伴著一輪明月,就可以浪漫一生。03、月圓人圓中秋節,千里萬里共嬋娟04、桂花飄香傳玉宇,明月清輝人間駐。05、花好月圓的世界,中秋情濃意更濃。
01、中秋中國慶,帝牌促銷風暴!02、天涯共此時千里共嬋娟03、喜迎國慶、歡度中秋04、佳節共賞天上月,中秋一品人間情、xxxxx月餅,送給你最真情的中秋、05、同喜同賀中秋國慶同歡同樂精彩
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,盛行于宋朝,至明清時,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。同學們,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最簡單中秋節手抄報,一起來閱讀學習吧!一、中秋節古詩花月吟(唐伯虎)月
中秋節來歷農歷八月十五日,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,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。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,故謂之中秋節。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,稱謂“仲秋”,所以中秋
初中生中秋節手抄報精選圖片大全初中生中秋節手抄報圖1
四年級中秋節手抄報簡單的圖片大全四年級中秋節手抄報圖1
中秋節作為傳統節日承載著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。我們可以用制作手抄報的機會,把中秋傳統傳承下去。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簡單又漂亮的中秋節手抄報圖片大全,希望大家能喜歡!簡單又漂亮的中秋節手
中秋節已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節日,在中國估計就沒有人說不知道中秋節的。雖然說大家都知道中秋節這個節日,但是如果具體到中秋節的時間問題很多人都要蒙圈了,比如說2018年中秋節是幾月幾號?
一般認為七月十五是鬼節的正日,亦是鬼門大開的日子,這時侯陰氣最重,所以當晚最
一般認為七月十五是鬼節的正日,亦是鬼門大開的日子,這時侯陰氣最重,所以當晚最
一般認為七月十五是鬼節的正日,亦是鬼門大開的日子,這時侯陰氣最重,所以當晚最
一般認為七月十五是鬼節的正日,亦是鬼門大開的日子,這時侯陰氣最重,所以當晚最
一般認為七月十五是鬼節的正日,亦是鬼門大開的日子,這時侯陰氣最重,所以當晚最
一般認為七月十五是鬼節的正日,亦是鬼門大開的日子,這時侯陰氣最重,所以當晚最
博報教育網_免費的中小學生知識學習網站